解释缠论背驰段通过动能公式进行比较 结构:首先要比较的必需是可完成的结构。可完成不代表不可以继续生长。 可完成的按照级别次序为:笔,线段,大线段,走势类型(按照中枢大小进行比较) 也就是以1起来的,逢3,5,7,9都是可以完成的。是高低点间的结构。 比较:利用动能公式进行比较。能量=空间/级别 同向同性质比较,必须有结构的比较。如果进入段结构大,离开段结构小,则需要观察离开段的生长(要不然生成和进入段相等的结构,要不然小转大进入中枢)。 没有中枢之前,必须是相近的2个线段作比较。比如线段中1跟3比,3跟5比,5不需要跟1比。 形成中枢之后,进入中枢段和离开中枢段比。看下面例子。走势是如何生长的。 首先第一段,是前一个下跌的钩头。 生长出2之后,1跟2比较,如果2的结构大或者相同,则2弱。考虑继续多头胜。(逆向比较) 生出3之后,3跟2比,可以是多头胜,可是3再跟1比,发现力量不足,考虑要做中枢 出现4,进行3跟4的比较。(逆向比较) 出现5,考虑如果跟1是同级别的,但是方向更大,则多头力量更多,不背驰,继续向上。注意这里因为形成了中枢,所以5和1比,而不是跟3比! 出现6, 与5比较,空弱,还有高点。(逆向比较) 出现7,7跟5比,因为按照多异性,可以从5拆分成5到7的大线段 出现8,8跟7比,空弱,还要向上。 出现9, 9跟5比,不是跟1比,弱,考虑背驰。 出现10,则是空头萌发,(中枢生长)若是空头回到中枢,则考虑中枢扩展。若是打穿中枢,最强力度的空头。 反向比较:只有相邻段比较。看多头占优还是空头占优。看下面例子 首先是一段趋势的上涨,产生了2个中枢。背驰,结构完成 进行一段走势的下跌,跌出一个盘整中枢,然后背驰。于是1的走势和2和的走势都完成了,级别一样,那么考虑空间。通过动能公式,发现下跌的力量小,所以有可能有下一段的上涨。完成一个线段。 然后又是一段上涨,继续比下跌的力量强。比上涨段的力量也强(注意这里跟同向和反向都比较)。那么不背驰,考虑还有高点 所以第四段就有可能是一个不小转大的下跌。跟随下跌力量 因为如果第四段下跌力量,跟第三段上涨比,力量弱,那么考虑还有高点。完成第五段的上涨,完成一个大线段走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