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梳理
——涵盖核心零部件、本体制造、应用场景三大层级
一、核心零部件产业链
细分领域 | 企业(代码) | 核心产品 | 技术亮点 | 市场地位 | 伺服系统 | 鸣志电器(603728) | 空心杯电机MGS63系列 | 扭矩密度0.12N·m/kg,响应速度<5ms | 全球市占率TOP3,特斯拉Optimus供应商 | | 汇川技术(300124) | 高动态伺服驱动器IS620N | 过载能力300%,支持EtherCAT总线 | 国内工业机器人伺服市占率第一(19%) | 减速器 | 绿的谐波(688017) | 精密谐波减速器Y系列 | 传动精度<1弧分,寿命超10000小时 | 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份额超70% | | 双环传动(002472) | RV减速器SRC-20E | 扭矩刚性提升40%,噪音<60dB | 比亚迪人形机器人独家供应商 | 传感器 | 汉威科技(300007) | 柔性触觉传感器HW-TS100 | 灵敏度0.1N,可检测6维力信息 | 已通过波士顿动力实验室认证 | | 奥比中光(688322) | 3D视觉传感器Femto Mega | 深度分辨率0.01mm,FPS达90 | 优必选Walker X核心部件供应商 |
二、本体制造与系统集成
机器人类型 | 企业(代码) | 核心技术 | 产品亮点 | 商业化进展 | 双足机器人 | 优必选(09880.HK) | 仿生关节驱动技术 | Walker X搭载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,支持上下楼梯、端茶递物等复杂动作 | 已与蔚来汽车合作工厂巡检,单台售价约200万元 | 四足机器人 | 小米集团(01810.HK) | 动态平衡算法 | CyberDog 2搭载12个电机,跳跃高度达1.6米,支持地形自适应 | 消费级版本售价12999元,累计出货超3万台 | 工业协作型 | 埃斯顿(002747) | 高精度力控技术 | CLB-10i重复定位精度±0.02mm,碰撞检测响应时间<0.1秒 | 为小米CyberOne提供核心关节模组 | 特种机器人 | 申昊科技(300853) | 防爆结构设计 | 防爆等级Exd IIB T4,可在油气田等高危环境作业 | 中标国家电网变电站巡检项目2.3亿元 |
三、AI与操作系统
技术方向 | 企业(代码) | 核心能力 | 技术突破 | 生态合作 | 运动控制算法 | 大华股份(002236) | 多体动力学仿真 | 自研Robot Studio支持百万级粒子运动模拟,路径规划效率提升40% | 算法已导入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 | 多模态交互 | 科大讯飞(002230) | 脑电信号解析 | iFLYROBOT OS支持语音、手势、眼动三模交互,意图识别准确率95% | 与优必选共建服务机器人操作系统 | 开发平台 | 中科创达(300496) | ROS 2.0优化 | TurboX Robotics Studio实现20ms级实时控制延迟 | 与英伟达联合发布Jetson机器人开发套件 | 机器视觉 | 奥比中光(688322) | ToF深度感知 | Femto Mega可实现0.01mm级三维重建,支持动态物体追踪 | 为特斯拉Optimus提供手眼协调方案 |
行业前景与风险提示:
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亿美元,中国企业在伺服电机(鸣志电器)、减速器(绿的谐波)等核心部件领域已实现突破,但运动控制算法成熟度、场景落地成本(单台均价超50万元)仍是主要制约因素。投资者需关注技术迭代风险(如准直驱方案替代传统伺服)及海外政策限制(AI芯片出口管制)。
2025年A股市场热门题材概念: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梳理_展示图_01
|